相信大家看了[追風箏的孩子]後,都會對書中所探討的救贖、承諾以及阿富汗的歷史人文有相當程度的感動。以我自己來說,對那塊不常聽聞之地,竟是這樣的嚴苛、這樣的艱苦。因此,當我在書店看到卡勒德.胡賽尼的新作[璀璨千陽]時,我二話不說就買了。

[追風箏的孩子]一樣,都是一旦翻開就無法闔上的書,花了一個晚上我把整本書看完了,看完後依然的有種沉重的心情。不同於[追風箏的孩子]書中所探討的友情、親情、救贖,在[燦爛千陽]書中,不變的是一樣艱困的阿富汗,一樣因政治、戰爭所產生的種種悲哀。不同的,這次是透過阿富汗女性的眼,來看這個世界。

 書中的主角有兩位,1位是不被社會所承認的私生女-瑪黎安,1位是在戰火中失去一切的知識少女-萊拉。因為戰爭的無情,因為政治對女性們的剝削,而意外的成為了摯友、姐妹、成為互相的支柱。書中劇情透過15歲的瑪黎安,看到對父愛的渴望、對母親的愧疚,也看到她無力抵抗命運的安排,認命的作為一個阿富汗的女性;而受過良好教育,期盼有所作為的15歲的萊拉在失去一切後,同樣的向命運低頭、寧願為了摯愛去忍受一切的痛苦,她們所求的不過就是最低限度的生存,在這個戰火連連、打壓女性的世界中,生存。

 就如同瑪黎安的母親-娜娜所說的:忍耐,在這裡你要學會的就只有忍耐。

除了和書中劇情一起峰迴路轉之外,也再一次的體認到,阿富汗地區的複雜性。受到地理位置影響的關係,始終是各國的佔領地。而為了排除這些外來的統治,阿富汗境內長期受到戰亂的影響。就像書中所描繪的景致一般,好不容易蘇聯決定撤軍,阿富汗人民所謂的聖戰即將結束,卻因為境內各種族原本的利害關係又造成了嚴重的內戰。而著名的塔利班政權,還曾經一度帶給阿富汗人民終結戰爭的一絲希望,沒想到卻是更加嚴格、更加殘暴的政權統治。在男性主義的威權之下,女性是附屬的,沒有男性的陪同是無法出門,出門還要使用布卡將自己完全的掩蔽住,不能工作、不能和異性說話、男人就能決定女性的生與死。甚至連醫院都有男性、女性之分。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,女性就只能宛如雜草一般,要有無比的韌性才有能力生存。書中,在瑪黎安很小的時候,因為思念父親,而想去看看父親的另一個。當時母親娜娜奮力的阻止、希望他認清事實。
她說:
「男人問罪的手指找到的永遠是女人,就像指南針永遠指著北方。」
簡單的一句話,卻道盡了阿富汗女性的艱辛與痛苦。

[追風箏的孩子]在訴說的是一個長達許多年的內心救贖,對一個多年前自己所犯下不可抹滅的悔恨,用盡一切的力量去挽回、去贖罪。阿米爾要面對的是自己多年以來的內心煎熬、對哈山的複雜情緒。但是,在書中後段,阿米爾是透過一個逃離阿富汗的移民者身分,再度踏上這塊土地,再度檢視自己的人生。而[燦爛千陽]中的瑪黎安、萊拉,卻是自始自終沒有選擇逃離,只是默默的去面對這些苦難。甚至因為對家的思念、對過往美好回憶的反射,萊拉不畏懼的重回這些苦難之地,讓人不免有希望再臨的期待。同一個作者、不同的兩本書,卻也透露出全然不同的兩種心境。

小說,畢竟是小說。但是卻讓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體驗。沒有去過阿富汗的我、沒有深刻體驗戰爭、生存困境的我,透過書,我更是了解自己的渺小與無知。一口氣把小說看完,是凌晨2點多的時候,我翻來覆去,始終無法好好的入睡。我心裡想的是,還有多少瑪黎安、萊拉在此時努力著,又有多少阿米爾,在西方國家看著新聞,懷念著家鄉的一切 ......

我沒有引用太多的內容去做說明,因為我希望保留多一些給那些想要看這本書的人們。
相信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體認與感受。
畢竟,小說是一個故事,而我們不也是一個故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ayL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